當飼料價格像坐火箭一樣躥升,當同行們對著賬本唉聲嘆氣,廣西一群養雞人的日子卻過得紅紅火火 —— 他們的雞不僅提前一周出欄,每只還多賺 20 塊,連雞蛋都賣出了溢價。這背后,藏著一個讓 "牧草變黃金" 的秘密。
一邊是寒冬,一邊是春天
李姐在南寧養了 5000 只雞,去年差點把底褲都賠掉。"一噸全價料從 3200 漲到 4100,光飼料錢就比前年多花了近 20 萬。" 她扒著手指頭算,"雞病還多,每月獸藥錢得萬把塊,最后賣完一算,凈虧 8 萬。"
但相隔不到 50 公里的張哥,同樣養 5000 只雞,去年卻純賺 15 萬。更讓人眼紅的是,張哥的項雞 150 天就出欄,閹雞210天就出欄,比李姐家的早 7-10 天不等;肉雞、雞蛋批發價每斤多賣 1.5-2 元不等,還被超市、農貿市場等搶著要。"我現在不愁賣,人家就認這個味兒。" 張哥的話里透著得意。
同樣是養雞,為啥差距這么大?答案就藏在張哥雞舍旁的那些發酵袋里 —— 里面裝著經 "99 多功能飼料發酵劑" 發酵后的糖蔗 3 號牧草。
被嫌棄的牧草,藏著大商機
過去,牧草在養雞人眼里就是 "雞肋"。李姐也試過給雞喂牧草,結果雞不愛吃,拉出來還是原樣。"后來才知道,沒處理的牧草,雞的吸收率連 30% 都不到,等于白喂。"
這事兒不怪雞。就像人啃不動生紅薯藤,雞的腸胃也對付不了牧草堅硬的細胞壁。糖蔗 3 號牧草雖好,含鈣、磷、維生素 B 族等全套營養,但這些好東西都被鎖在植物細胞里,雞吃了也消化不了。
但張哥用的發酵牧草,卻讓雞像吃 "自助餐" 一樣瘋狂。粉碎后的牧草加發酵劑密封 7 天,袋子里飄出酸奶似的酸甜味,雞見了就搶。"以前喂全價料,雞得啄半小時,現在 20 分鐘就吃精光,浪費還特別少。" 張哥說,飼料浪費率從 12% 降到 3%,光這一項每月就省 5000 多。
發酵魔法:讓營養翻著跟頭漲
發酵到底有多神?實驗室數據說了算。
沒發酵的牧草,蛋白質吸收率只有 35%;發酵 7 天后,吸收率飆到 72%。就像把鎖著營養的 "保險柜" 砸開了,原本雞吃 10 斤才長 1 斤肉,現在吃 5 斤就夠。張哥的雞長得快,提前一周出欄,光是省下的 7 天飼料錢,每只雞就多賺 5 塊。
更妙的是,發酵產生的乳酸菌、酵母菌在雞腸道里安了家,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這些 "搗蛋鬼" 被收拾得服服帖帖。張哥的雞舍,氨氣味兒比李姐家淡多了,雞呼吸道病少了 40%,獸藥錢直接砍半。"以前每月獸藥 1 萬 2,現在 5000 就夠,一年省 8 萬多。"
肉質逆襲:從 "賣平價" 到 "搶著要"
李姐家的雞,批發價每斤 12 元還得托關系;張哥家的雞,每斤 18 元,飯店老板還得提前訂。
差別就在肉里。檢測顯示,張哥的雞,谷氨酸、天門冬氨酸等鮮味氨基酸比普通雞高 23%。"下鍋就聞著香,熬湯不用放味精,涼了能結一層膠。" 常來收雞的王老板說,這雞端上桌,回頭客能多三成。
雞蛋也不一樣。張哥家的雞蛋,蛋黃顏色深如琥珀,煎著吃自帶奶香味,超市專柜標價每斤 12 元,比普通雞蛋貴 4 塊,照樣賣得飛快。
算筆明白賬:牧草如何變成 "搖錢樹"
張哥給我們算了筆賬:糖蔗 3 號牧草畝產 15-20 噸,鮮草成本每斤不到 0.1 元,發酵后替代 30% 的全價料。5000 只雞,一天能省飼料錢 300 元,一年就是 10 萬多。
加上提前出欄省的飼料、獸藥錢減少、肉質溢價,每只雞多賺 20 元,5000 只就是 10 萬。"去年行情差,但我還是賺了,全靠這牧草發酵的法子。"
如今,越來越多養雞人跟著學。在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老師的指導下,他們把田間的牧草變成雞的 "營養餐",不僅扛住了飼料漲價的壓力,還靠品質打出了名氣。
這場 "牧草變黃金" 的革命,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養殖的困局,往往藏著創新的機遇。當別人還在抱怨成本高時,有人已經靠著技術破局,把賠錢的買賣做成了賺錢的生意 —— 這,就是發酵牧草養雞的真正內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