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視頻】新品種浮萍高蛋白高淀粉,鴨超愛還易消化,低成本養殖
在養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,尋找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鴨子品質的養殖方法,成為眾多養殖戶關注的焦點。而飼料型浮萍新品種的出現,為養鴨業帶來了新的曙光。這種小小的水生植物,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養鴨模式,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。
飼料型浮萍新品種主要有高淀粉株系(紫萍,國際編號 0001)和高蛋白株系(Lemna minor,國際編號 7868)。高淀粉株系浮萍堪稱淀粉生產的 “佼佼者”,其淀粉含量最高可達 45%,同時還含有約 24% 的粗蛋白、23% 左右的粗脂肪,總氨基酸含量大于 18%。并且,它的產量十分可觀,在適宜環境下能全年不間斷生產,年畝平面產鮮浮萍達 45 噸以上,淀粉生產能力約 2 - 2.5 噸 / 畝 / 年,是水稻、玉米畝產淀粉量的 6 倍以上。高蛋白株系浮萍則以高蛋白含量著稱,粗蛋白含量最高可達 31%,淀粉含量大于 18%,總氨基酸含量超過 20%,粗脂肪和粗灰分分別在 20% 和 18% 左右,在溫、熱帶地區可全年生長,為鴨子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營養。
鴨子對浮萍可謂 “一見鐘情”。浮萍口感鮮嫩,粗纖維含量低,鴨子食用后極易消化吸收。這種喜愛不僅僅體現在鴨子對食物的偏好上,更直觀地反映在鴨子的生長速度上。實踐表明,以浮萍為食的鴨子生長迅速,體質健壯,活力滿滿。與傳統飼料喂養的鴨子相比,它們的生長周期明顯縮短,出欄時間提前,為養殖戶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。
使用飼料型浮萍養殖鴨子,最大的優勢之一便是成本大幅降低。浮萍作為優質飼料,能夠替代部分傳統飼料。據測算,使用浮萍喂養,養殖成本可降低 50% 以上。這對于養殖戶來說,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節省。而且,浮萍的種植和采收都較為方便。它適合在溫暖、潮濕的環境中生長,生長適宜水體溫度在 20 - 30 度,養殖戶可以選擇在溫室大棚中進行立體式工廠化生產,設施投入低、操作簡單、生產成本低廉。當浮萍在水面上出現明顯的疊加現象時就可以進行采收,一般采收量為整體的 50% 左右,定期采收還能形成良性循環,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。
除了降低成本和促進生長,浮萍對鴨肉品質的改善也十分顯著。浮萍富含不飽和脂肪酸、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這些物質在鴨子生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使鴨肉更加鮮美,口感更好。在市場上,食用浮萍長大的鴨子肉質緊實、味道鮮美,深受消費者喜愛,價格也比普通鴨子更高,為養殖戶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。
在鴨 - 塘 - 萍生態養殖模式中,鴨子采用薄墊料發酵床 + 部分發酵牧草飼料飼喂方式,它們的 “食堂” 搭建在水面支架上,漏出的飼料和糞便成為魚兒的飼料。魚塘尾水用來種植高蛋白與高淀粉系的浮萍新品種,而浮萍又能作為魚兒和鴨子的優質飼料。如此一來,鴨子養殖區域無臭味、疾病少、肉質土味十足;魚兒飼料充足,幾乎不需要購買飼料;魚塘水質因為浮萍的凈化作用一直保持活爽。整個養殖系統形成了一個互利共生的生態閉環,極大地提升了養殖基地的生態環境質量,減少了養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
在種植與飼喂方面,也有一些實用的技巧。浮萍不耐寒也不耐高溫,種植時選擇溫室大棚進行立體式工廠化生產是個不錯的選擇。飼喂時,將浮萍發酵處理后再喂給鴨群,能提高適口性和消化吸收率,發酵后的浮萍風味更佳,營養價值也更高,飼喂比例可根據鴨群實際情況調整,一般可替代 30%-50% 的傳統飼料。
飼料型浮萍新品種在養鴨中的應用前景廣闊。它解決了傳統養殖成本高、肉質不佳等問題,同時兼顧了生態環保。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,相信飼料型浮萍會在畜禽養殖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,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財富,也為消費者送上更優質的鴨肉產品,推動整個養殖行業朝著綠色、高效的方向大步邁進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:韋秀連13877144462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【視頻】高密度牛蛙養殖使環境變差腸炎頻發,全程運用微生物技術完美解決#微生物技術高密度養殖牛蛙 [2025-07-29]
- 下一篇:豬缺鋅性皮炎常與壞死性皮炎混淆 應該怎么治? [2025-07-29]